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让人印象深刻,特别是咱中国人受的委屈,真是人神共愤!不少对体育不感兴趣的人,别的没记住,倒是把“伦敦委屈”记住了。据说,刁难乒乓球国手丁宁的裁判赛后跟她道歉了,但正应了那句话,如果道歉有用的话,还要警察干嘛!
网友们也是“气中作乐”,“做人不能太伦敦”成了又一句流行口头禅。
职场中,遭遇这类“伦敦委屈”司空见惯,那白领们是申诉呢?还是隐忍呢?来看看他们的故事。
卢正,男,27岁,秘书
从小职员做起的卢正,是个工作极其认真的人。工作四年,从未出过错。就凭这点,今年初,升职为副总经理秘书。3月,他和副总出差回来后,到财务报销。几天后,财务方面通知有一笔3000元的钱款不知去向,要卢正重新核查一下。
卢正仔细查了查,的确从预支的出差款中拿出3000元给副总。他去问副总,本来就忙的副总哪还记得这些小事情,只大概回忆了一下说,应该把支出单给财务了。可财务却说没有。最后这笔账算到了卢正头上,当月就从卢正薪水里扣了3000元补了进去。
卢正那个冤呀,气得饭都吃不下。有事没事就要那位副总想想3000元是怎么回事?可对方也确实记得不太清楚了。
“是不是他自己把那些钱私自截流了。”卢正心里犯嘀咕,他向身边同事诉苦,人家劝:“怎么可能,人家是年薪50万的老总,会在乎这点钱?”可他还是心里忿忿不平,凭什么领导出的错,让我买单!
两个月后,财务发现是他们自己搞错了,卢正的这场冤案才算“平反”,可整个公司都听说过卢正对副老总的怀疑。
“沉不住气啊!”卢正心里懊悔,至始至终,那位副老总都没说过什么,也没解释过什么,只是再也不带卢正出差了,派给他的也都是跑腿的简单活。卢正心想在这家公司也混到头了。
叶贝,女,26岁,销售
职场专家认为,只要不是原则性的、不犯法违规的委屈,受点也没什么关系。
现在年轻人,心理太脆弱,其实纵观职场一步步走上来的成功人士,谁没受过委屈,有些甚至是踏着委屈一步步上来的。
看看那些奥运选手们,恨不得把毕生努力都押上了,可遭遇“伦敦委屈”时,还不是得承受,有些人把这些当作人生的一次历练,一种收获,这不乏为一种自我安慰的好方法。
不过,当你受不得委屈,或是自己的确有道理,无愧于心时,为自己争取公道也无可厚非。但若为自己开脱而污蔑、怀疑别人,则就有些不地道了,甚至可以说是犯了职场的大忌。
叶贝是个机灵的丫头,脑袋瓜子转得快,常常是把客户的钱赚了,还让客户觉得很感激她。工作看上去干得风生水起,但受的委曲只有自己知道。
“工作中怎么可能不受委屈,但有些委屈说不得。”叶贝说,“有一次,和经理一起见客户,谈好订单期后,本该由我去向工厂下发排产通知单,可经理见我还要参加个商务谈判,就好心地说他回办公室帮我下单。可一个星期后,客户催货的时候才发现,产品都还没开始做。一打听,原来经理当天忘了。”
大老板责问下来,工厂方面哪知道其中原由,只说没接叶贝的通知。那个委屈呀,简直让叶贝想当场落泪。但她还是忍了下来,只说是自己忙忘了。结果,1万多元的损失硬是让她扛下来了。事后,当事的经理也没说什么,但很多经他手的,提成高的好单子都会以各种理由转到叶贝名下,短短两笔订单,就把那1万元的损失给赚回来了。